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我們的白鯨

海生館三隻白鯨(由上而下分別為:天使、鯨寶、巴布)

文圖/蔡宗泓

在北極及亞北極的冰冷海水下,有一種活力充沛、樣貌可愛、叫聲多變的海洋哺乳類生物─白鯨(Beluga Whale),牠的名稱來源為俄文俗名:Belukha(「白」之意)。

成年白鯨的外觀如同其名,全身呈白色,身體中段呈圓筒形,往尾端逐漸變細,頭部有一突出鼓起的額隆(melon),嘴吻短而寬闊,胸鰭肥而短小,沒有背鰭,但在背鰭的位置有隆起的骨骼。有別於其他鯨豚,白鯨因為頸椎癒合不全,所以脖子相當靈活,可自由的點頭擺頭。雖然白鯨是鯨豚類,但不同的是,白鯨會進行浮窺與使用鯨尾擊浪,但並不會躍身擊浪,噴氣也較不明顯。




白鯨由下顎骨脂肪通道接收聲音並傳至大腦,研究指出白鯨聽覺介於125-150,000Hz之間, 比人類的20-20,000Hz多出許多。白鯨不是像人用嘴巴裡的聲帶發出聲音,而是靠著擠壓空氣通過在氣孔旁邊的一個鼻腔氣囊的構造來產生聲音,再透過頭部上方圓圓軟軟的額隆改變形狀,來控制牠的發聲。根據現有的研究,白鯨可發出多樣的聲音,像尖叫聲、滴答聲…等多種聲音,每種聲音有不同的用途。答答聲的作用是一種類似蝙蝠透過聲音反射的回聲定位原理,來分辨空間位置和物體大小;大音量高頻哨叫聲通常用來與較遠的同伴溝通…。此外,有時白鯨在水面下的叫聲可傳到水面上,因此白鯨以豐富多樣化的叫聲而有「海中金絲雀」之美名。

圖解白鯨發聲及接收音波之機轉


海生館珊瑚王國館內的探索海哺類區域白鯨池當中,有三隻白鯨,分別是Angel(天使)、Babu(巴布)以及Ginbo(鯨寶),每隻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Angel是一隻活潑好奇的小朋友,很愛對飼育員噴水,喜歡半浮半沈類型的玩具,可以掛著共游,體長較其它三隻短;Babu膽小害羞、個性敏感,喜歡籃球,在水下互動時拋接都難不倒牠,且體型外觀也是三隻中最胖;Ginbo則是個性憨厚老實,有時也會像Angel一樣惡作劇,喜歡沈底的玩具,利用嘴巴將其叼起,是三隻中唯一會直接閉眼睡覺的,體型也是三隻中最長的。

為了提供更好的環境與照護,海生館內有一批專人專責照顧牠們,從生活的環境、每日四餐到照顧牠們起居遊玩都包辦,還有定期的健康檢查…等,這些人包括了維生課的維生人員、獸醫以及如同褓姆一般的海哺課的白鯨飼育員們。飼育員每天上班第一件工作便是將前一天預備解凍的餌料進行挑選及補充淡水。平時還得下水維護白鯨居住環境清潔,將水池中的藻類、海葵以及排泄物清理乾淨,且在每次餵食白鯨時進行互動,並進行基本健檢以及動作行為的觀察。

與白鯨的互動方式包含點頭搖頭、揮手、唱歌及轉圈等,這些動作都有其意義,每個動作都與醫療行為緊密結合,以觀察白鯨的健康狀況。例如點頭搖頭是為了觀察白鯨的頸骨是否異常;由唱歌的聲音及大小聲可判斷白鯨是不是氣孔發炎…。除此之外,平時在清理池底時,也可以從沈澱的排泄物或是殘留的物體來判斷白鯨的狀況,例如塊狀的排泄物、或是吐出的魚骨都是一些需注意的警訊。

餵食時所進行的口腔氣味及黏液觀察,以及量測口腔溫度及肛門溫度、血氧與脈搏等,這些都是可以很快得知白鯨身體狀況的檢查。當白鯨前一天沒睡好時,或是消化不良時,就會產生出濃濃的口臭味,這時會誘導白鯨吐水來進行漱口,並持續追蹤觀察。以上種種的健檢,都是為了讓白鯨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頭好壯壯!

獸醫師及飼育人員餵食白鯨並同時觀察紀錄
與白鯨互動的每一個動作都跟醫療行為緊密結合
圖中飼育員正在替白鯨檢查身體是否有外傷



為了讓白鯨可以有更豐富的環境刺激,飼育員會針對三隻白鯨的喜好設計出不同類型的「特製玩具」讓白鯨玩耍。一個玩具的製作過程,需要經歷不少的階段,首先是造型與材質的選用,白鯨力氣非常大,因此在玩具材質的選用上就要非常小心了,會掉屑、容易被咬碎的材質不列入考慮,太硬的材質又會損壞牠們的牙齒,因此目前多以漁船所用的防碰墊、浮球以及粗繩為主要材質;再來需考量白鯨的喜好程度,還有玩具製作結構問題。待初次下水試玩後,會根據白鯨的喜好及遊玩狀況進行調整,反覆之前的步驟進行調校,方能做出合格玩具。根據研究統計與觀察,白鯨對於玩具有高度興趣,甚至會為了玩玩具而不睡覺,因此每次下午最後一場餵食活動結束後,都得將玩具逐一收拾清點才行。

正在玩玩具的白鯨
白鯨智商如同人類七、八歲的孩童,非常調皮,因此飼育員必須常常與白鯨互動,刺激並增加白鯨的行為豐富化。每當白鯨情緒不佳時,飼育員也要有耐心的去安撫牠們,主動去親近牠們,因此飼育員與牠們的相處常常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及極高的觀察力,大家全心全力照護,就是為了要確保白鯨有健康愉悅的身心。

飼育員與白鯨於水下互動
飼育員與白鯨進行水下互動
飼育員與白鯨之近距離互動
白鯨隔著展示缸與遊客互動(林清哲 攝)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