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生生不息的水族館

海生館台灣水域館大洋池(王昱堡攝)


文/張桂祥
     海生館生物馴養組主任

全球大型水族館數量與日俱增,各個水族館所展示魚隻由數萬至數十萬隻。而這些展示魚大部份均來自野外捕撈,再運送到世界各地的水族館。運送過程中,魚隻死亡情況屢見不鮮。所以,若能夠在水族館中自行繁殖魚苗,將可減少野外族群被捕撈壓力,達到生物永續展示的目的。

然而,目前全球販售的海水觀賞魚能在人工環境下繁殖的種類寥寥可數。推究原因,親魚的保種、幼魚的生長水質條件、及魚苗的適口性食物等為最可能影響魚苗存活的原因。

其中以如何針對各種魚苗的口徑(嘴巴的大小),供應合適大小且營養的食物,是成功人工繁殖海水觀賞魚的關鍵,對於口徑極小的珊瑚礁魚類而言,更是如此。





一般在人工繁殖珊瑚礁魚類時,都會遇到仔稚魚時期的存活率不高的問題,就是因仔稚魚口徑較小,可以攝食的餌料生物較小且取得不易,但此時的仔稚魚卻正值需要大量攝食活餌(餌料)才能存活的階段,因此如何取得大小適中且足量的活餌,就是繁養殖珊瑚礁魚類亟待突破的瓶頸。

目前傳統的海水魚繁養殖是以輪蟲、橈足類無節幼生及橈足類等浮游動物作為仔稚魚的食物,雖然這些浮游動物已經很小,用肉眼看都有些吃力,但對於珊瑚礁魚類的仔稚魚來說,還是太大,無法成為其孵化後開口攝食的餌料。

為突破此瓶頸,國立海生館的繁養殖團隊,近年來改研發應用所謂的「生態養殖法」,用特定的方法,在天然海水中滋養出各種大小合適的浮游動物,來作為剛孵化之仔稚魚的食物。

為何叫「生態養殖法」呢?簡單說,就是調整海水中生物鏈的結構,讓其自然的產生小型的浮游藻類及小型的各式浮游動物,而不同種類的魚苗就可各憑所需,攝食大小合適的浮游生物而順利成長。

說得很簡單,那實際上是如何做的呢?

其實就是在養殖池中注入天然海水,並添加不同濃度及不同比例的氮磷鹽(其作用如同培養植物所需的肥料),使養殖池中產生不同大小的浮游藻;而不同大小的浮游藻類,就可滋養出不同大小的浮游動物,因此池中的魚苗就可從中擇其所需,攝食而順利成長。

重點是,在此過程中,完全不需投餵魚飼料,只需控制好海水中氮磷元素(肥料)的濃度及比例,維持好水質及生態平衡,魚苗就自然存活了,而且同樣的條件就可養出不同種類的魚,是不是很有效率呢?

舉個實例,海生館研究團隊近年來利用專利的集卵設備(中華民國發明專利第M372077號),收集大洋池等展缸內的魚卵,並以此方法陸續養成一些魚種,如龍膽石斑、青斑、燕魚、飄飄(魚醫生)、銀鱗鯧、黃金鰺、蓋刺魚、三線雞魚、白頸赤尾冬、暗色刺尾魚、鮣魚、尾斑九刺鮨。

使用生態養殖法成功培育的鞍帶石斑魚苗(俗稱龍膽石斑)(呂明毅/攝)

龍膽石斑成魚(劉銘欽/攝)


首次在海生館繁殖的印魚苗(呂明毅/攝)

此進展對於水族館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以海生館大洋池為例,水量共100萬加侖,其中豢養40餘種魚類,共約400尾,其中有部份已長大成熟具生殖能力,並按照其不同的生殖季節在池中產卵。

依據記錄,平均每天約可收集到10多克的魚卵(隨季節而變,4-5月通常較多,可達20克以上,冬天不到1克;而每克約含1000~1500粒魚卵。也就是說,大洋池中幾乎每天都有魚在產卵,而且可能是不同種類的魚卵,若都能利用此「生態養殖法」而培養出各式魚苗,大洋池就可能成為水產養殖界所稱的「種魚池」,有潛力可以生產大量的各式魚種,以降低野外捕捉的壓力。

另一方面,大型水族缸似乎也有潛力成為野生魚種的另類避難所。因此研究團隊正受此願景之鼓舞,持續精進研究及應用,期待有一天海生館能達成水族生物永續展示,成為全球同業中的楷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