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海生館是水族館?還是博物館?


海生館俯瞰圖


文╱陳君夷

世界第一個水族館成立於倫敦,說是水族館,但一開始也只是個稍大型的水生動物區。1852年2月18日,倫敦動物學會評議會【註1】同意在倫敦動物園中蓋一個水生動物區(Aquatic Vivarium,原意為魚缸),1853年即完工開始對世人開放,名字為「魚之屋」(The Fish House)。

有趣的是隔年,自然學家菲利浦‧亨利‧葛西 (Philip Henry Gosse) 【註2】將水生動物飼養Aquatic Vivarium這兩個字合併創了一個新字─Aqurium,水族館的英文字自此誕生,全世界一直沿用該字直到如今。


上圖:世界第一個水族館「魚之屋」(The Fish House)
下圖:魚之屋內部。(圖片授權: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簡稱ZSL,約攝於1875年。)




水族館一開始只是單純展示豢養的水生動物,但隨著博物館的興起,博物館學概念盛行,博物館的核心價值--「透過有系統的紀錄與研究,把收藏品活化為新的知識與智慧」也逐漸被應用在水族生物的展示上,藉以豐富內容。

那海生館是水族館還是博物館呢?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 Aquarium)籌備處在1991正式成立,由其英文名稱就可看出,海生館是具有「水族生物展示」以及「海洋生物學研究」的「博物館」。

提到海生館,一般民眾對海生館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前場展示區,珊瑚、白鯨、鯨鯊、企鵝、巨藻…等都是民眾熟悉並喜愛的明星生物,「夜宿海生館」更是長年熱門的活動之一。

但您可能不太知道的是,海生館三個主要展館「珊瑚王國館」、「臺灣水域館」、「世界水域館」的總水量高達15480噸,豢養561種生物,個體數量超過11,100以上,要模擬自然環境並維持這些超大型展缸的穩定,讓各種生物可以安然居住,並且每天活潑的與遊客互動,後面費的工夫可不少,但這些隱藏在背後的運作智慧及研發過程卻鮮為人知。

自海生館成立以來,海洋生命科學的研究一刻不曾停歇,因為「研究」是海生館永續經營展示的根基。其實海生館擁有26位博士級研究人員,與國立東華大學合辦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就設立在海生館區內,由研究員率領學生,進行團隊研究。

近年來,海生館發表過的學術論文已達七百餘篇,主題則涵蓋了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典藏研究、海洋環境變化及水質安全監測研究、海洋生物人工繁養殖研究、白鯨研究、淺海與深海珊瑚生物學及保種研究、珊瑚胞內共生細胞學研究以及海洋天然物之醫藥應用研究等範疇。

除此之外,海生館雖位居偏鄉,但積極與世界各地海洋研究單位進行合作。目前已與國內外近50個產業或學術單位正式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推動實質交流。

來到海生館實驗室,您可能會遇到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以色列、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韓國、日本等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或實習生,正認真的一同進行無國界的海洋研究呢!

報導到此,您現在認為海生館是什麼呢?沒錯!海生館是國家級的水族館,也是台灣目前唯一的海洋生物「博物館」,是引領學子及大眾探索海洋生命奧秘,記錄及典藏珍貴研究歷程,並轉化為科普展示及教育,提升國人海洋素養之秘境。

【註1】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簡稱ZSL,成立於1826年,是一個國際性的科學、保存與教育非營利組織,該單位的使命為推廣並典藏世界野生動物及保育牠們的棲息地。

【註2】Philip Henry Gosse:自然學家,海洋科學家,第一個研究潮間帶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第一座水族館的建立者之一,他也是19世紀重要的科普作家,著有《水族館》(Aqurium, 1854)、《英國海葵與珊瑚史》(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sea-anemones and corals, 1860)、《自然史的浪漫》(Romance of Natural History, 1860)

特別感謝 │ 姜海、劉銘欽、張桂祥、陳德豪、何秋謹、林君寧提供相關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