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五屆臺灣科學節《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科學事實附錄

本活動參與對象為12年國教學生,部分科學陳述尚有不盡完善之處,因此彙整作品須補充說明之科學事實於附錄,供參考。


註1:依據IUCN網頁最新資料,海鬣蜥成熟個體數量為19,800-210,000。參考資料 —徵文組高中( 職) 三年級金獎(P.13)

註2:鯊魚的皮膚具有盾鱗,觸摸方向逆向感受到粗糙,觸摸方向順向則為光滑。

一般所指的魚翅含蓋鯊魚的胸鰭、背鰭、尾鰭。徵文組高中( 職) 三年級銀獎(P.14)

註3:腔棘魚屬於是肉鰭魚,胸鰭及臀鰭都是肉質的,但「肉鰭」多用來指稱軟體動物身上的鰭狀物。

2015年的研究發現,在腔棘魚早期胚胎中存在具潛在功能性、發育良好的肺,在發育後期肺才明顯退化、生長停滯。參考資料

活化石非正式科學用詞。徵文組高中( 職) 三年級銅獎(P.16-17

註4:夜光蟲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異營單細胞生物,其在分類上屬於原藻界(Chromista)、雙鞭毛蟲門(Dinoflagellata )。參考資料

夜光蟲無毒性,但水質是否引發過敏依個人體質而異。徵文組高中( 職) 二年級銀獎(P.20)

註5:依據IUCN網頁最新資料,革龜、欖蠵龜、赤蠵龜為易危(VU),綠蠵龜為瀕危(EN),玳瑁、肯氏龜為極危(CR),平背龜則缺乏數據(DD)。參考資料徵文組高中( 職) 一年級銅獎(P.27)

註6:本館為以教育為目的之博物館,為企鵝準備模擬自然棲地的低溫環境,企鵝對於館內的環境適應良好,並自然繁衍。此外,每年都會進行例行性健康檢查,這些血液數值經由適當的統計分析,可做為評估企鵝健康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這些資料也在2018年發表於國際期刊Zoo Biology。《奧秘海洋》94期〈海生館企鵝大小事〉徵文組國中三年級金獎(P.28)

註7:研究發現,海天使在捕食獵物時,身體的血清素會有變化。利用血清素的螢光可以清楚看到牠在覓食過程中,體內的血清素的改變,而並非自行產生螢光。特別繪圖組高中(職)金獎(P.55)

註8:海龜因四肢構造較不利於陸地上爬行,少有路殺情形發生。較可能發生於小海龜,因受產卵沙灘附近的光害誤導,造成小海龜迷失方向而爬向陸地,導致脫水或路殺。特別繪圖組學齡前暨國小銀獎(P.6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